聊聊真实的李渊
作者:赵心放
翻阅《国史》《高祖实录》《太宗实录》以及新旧《唐书》和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等正史,后人很难看到李渊太原起兵、建立大唐及治理大唐的一系列详细事迹,使其成了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。本文专门聊聊李渊的真实情况。
图片
(一)韬光养晦应对变局
隋朝以来儒风日下,深谙道家精髓的李渊,深知“不争,而莫能与之争”的道理。曾对次子李世民说,自己之所以没有尽早起兵,是因为时机未到,你们兄弟未齐。
他准备赴任晋阳前,安排长子李建成、四子李元吉驻守大本营河东,暗地里笼络人心,积聚自己的力量。自己带次子李世民去赴任。晋阳是西北边防的重镇,隋朝廷在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军需物资,这就是李渊以后起兵的物质基础。李渊和李世民在晋阳招揽天下的能人志士为其所用,附近的官员纷纷前来投靠,共谋起兵大事。这时李渊已年过五十,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且干练睿智的领袖人物。
(二)大唐王朝的奠基人
义宁元年四月,李渊见起兵的时机成熟,命令刘文静伪造隋炀帝的诏书,征召成年男子从军打高丽,而后又借口刘武周占据汾阳宫,命令李世民等招募乡人,加紧训练准备出兵,他还派人将李建成、李元吉等召到晋阳,兵合一处,随时准备起兵。
隋炀帝对李渊的行动早已有所察觉,派太原副留守王成和高君雅暗地监视他的行动。王高二人打算拉晋阳乡长刘世龙入伙,密谋在晋祠求雨的时候将李渊除掉。殊不知刘世龙早已投靠李渊,将王高二人的计划报告了李渊。李渊立马设计杀掉了王高二人,随后立即公开宣布起兵。
李渊起兵的战略是,因势借力,发展自己,先取关中,号令天下,进而统一全国。所谓“因势”就是趁隋末大乱的形势,所谓“借力”,就是借突厥、李密等外部的势力为自己所用。他确定的战略思想,较当时群雄过早地争雄称帝高出一筹。李渊在作战指导上善于正确全面客观地分析敌人,善于听取 大家的意见,集思广益,群策群力,从而作出正确决策。从太原起兵到定都长安登基,李渊仅用了一年多时间,虽然在起兵之初不算最强大,打的是为勤王旗号,讨伐今世昏君的旗号,但如此快的速度,在各朝的开国皇帝中无与其比肩者,真格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图片
(三)文治武功千秋辉煌
美国汉学家、历史学家、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曾说,唐王朝在高祖的治理下,顺利建成各项制度,它们不仅成了唐代的标志,在许多方面继续深深影响了直至二十世纪中国的文明,为东亚新兴诸国提供了基本制度的样板。
李渊称帝后,百废待兴。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,一面采取措施进行内部治理。唐朝前期的各项制度,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。
在继承隋朝的国家制度基础上,有一些发展。概括地说唐朝廷建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。三省是尚书省、中书省和门下省。尚书省掌管全国政务,下属有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等 六部,每部又分四司来作为办事机关。中书省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。门下省则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书。监察机关是御史台,职责是监督、弹劾文武百官。地方的政权机构基本是两级,即州和县。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。
唐朝军事制度为府兵制,是一种职业兵制。这种制度创始于西魏的宇文泰时期,经过北周、隋朝,沿用至唐朝。在太原起兵后,李渊就逐步将手下军队纳入了府兵制度中。其特点是将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离。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合一制度。府兵制从根本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,它既能保证有兵源,也能保证战斗力。
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。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做了限制,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,百姓在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,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。
唐高祖李渊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,实行了租庸调制。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,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,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。
唐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,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。由此,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。
在文化贡献方面,李渊下诏编撰了《艺文类聚》,这是一部类编图书,引用的古籍共有一千多种,还下诏开始修订各朝历史。
图片
李渊不仅具有历史上所有创业者所具备的胆识和才干,而且还拥有他们不曾具备的品格。虽然他登基执政仅八年,在与儿子的对决中成输家,但他个人生涯中的起伏波折,与大唐帝国的兴衰隆败一样,有着无限的魅力。
图片
【作者简介】作者赵心放,笔名赵式,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